雜貨價格上升11.9%,通脹成本轉嫁消費者

0
雜貨價格上升11.9%,通脹成本轉嫁消費者
■美國油價及食品價格佔每月物價上升的大約一半,令家庭支出大增。

美國上月通脹創逾40年以來新高,民眾生活成本大增。勞工部周五(10日)表示,上月雜貨價格按年上升11.9%,餐飲銷售價格亦按年增加7.4%,屬逾40年以來最大增幅。多間食品供應商及食肆已表明將繼續加價,但會盡量把通脹影響減至最低。

勞工部10日公佈的通脹報告對美國消費者來說是三重打擊,構成家庭大部分支出的行業包括食品、住屋和能源,以及幾乎所有其他類別的價格都大幅上漲。

但最明顯的增長是在家庭食品行業,在截至5月份的一年中,雜貨價格飆升近12%。這是自1979年以來最大的按年增幅。

而在雜貨價格中漲幅最大的類別通常是主食:奶製品、雞蛋和肉類。5月消費物價指數(CPI)顯示,雞蛋價格按年上漲32.2%;肉類、家禽和魚類按年增長14.2%;乳製品按年上升11.8%。

多間食品供應商及食肆已通知顧客加價,消費者被逼承受通脹成本。

卡夫亨氏(Kraft Heinz) 已向零售商表明,將在8月提高部分產品價格,同時會致力提高工廠生產力,並增加出售家庭裝產品,為顧客提供優惠。麥當勞亦稱加價無可奈何,將會以最少幅度多次調整價格。

卡夫亨氏行政總裁帕特里西奧(Miguel Patricio)早前表示,企業自2019年以來累積加幅接近14%,由於其他品牌相繼跟隨加價,消費者對加價反應未如以往般強烈。

金寶湯(Campbell Soup)4月已向零售商表示,將實施第3輪加價。雖然加幅顯著,但金寶湯產品銷量仍按季增加8%。

有食品業內人士表示,通脹及石油價格飆升為家庭帶來生活成本壓力,民眾已減少外出用餐次數,轉而購買便宜品牌或肉類在家煮食。然而根據農業部數據,肉類價格亦按年上升,其中雞胸肉價格自今年初已增加68%。

生產午餐肉品牌Spam的荷美爾食品公司(Hormel Foods)代表指,美國爆發高致病性禽流感,導致近4,000萬隻禽鳥死亡,拖累當地最近數月雞蛋、以及替代食物火雞產品價格上漲。

其實從農民、工廠以至雜貨店和餐廳,很多高層都指,他們正面對勞動力、包裝、原料和運輸成本的驚人增長,而且燃料價格上漲,令食品的生產和銷售變得更加昂貴。

■美國油價及食品價格佔每月物價上升的大約一半,令家庭支出大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