非洲大蝸牛再度現蹤佛州,破壞力強吃掉建築物外牆

0
非洲大蝸牛再度現蹤佛州,破壞力強吃掉建築物外牆
■非洲大蝸牛又再在佛州出現。

南佛州去年才宣佈,歷經10年努力,終於根除外來物種「非洲大蝸牛」,但到上周三(6月23日)這種破壞力強、可長到老鼠般大小且攜帶導致腦膜炎寄生蟲的害蟲,竟然又再度於佛州現蹤。

一名園藝工人在佛州中部巴斯科縣(Pasco County) 新里奇港(New Port Richey,坦帕以北38英哩))發現這種非洲大蝸牛的蹤跡,這也是這種蝸牛首度出現在南佛州以外地區。

佛州官員現已宣佈隔離當地U.S. Highway 19西北角方圓6英哩,任何植物、庭院垃圾、雜物、堆肥或建築材料,若未經許可都不得運出,以免蝸牛隨之擴散。

據佛州農業和消費者服務部(Florida Department of Agriculture and Consumer Service)s指稱,非洲大蝸牛是「地球上最具入侵性的害蟲之一」,能以超過500種植物為食,對環境造成極大破壞。牠們甚至還可以吃常作為建築材料的灰泥「藉以攝取鈣質」,白天躲在涼爽潮濕的地方,晚上外出覓食,一次產卵就有上百個,有些蝸牛可以長到8英吋長。

牠們還可以攜帶能導致人類和動物腦膜炎的寄生蟲,俗稱「鼠肺蟲」的廣東住血線蟲。如果人們吃了被帶菌蝸牛爬過、留下黏液所污染的生菜或其他農產品,就可能致病。

當局也派出受過專門訓練的救援拉布拉多犬,針對該地區展開「積極調查」。

邁阿密之前曾兩次根除過這種蝸牛。牠們在1969年首次現蹤下城(Downtown),1975年才被根除。2011年又出現在邁阿密,直到去年才宣佈根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