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全球暖化問題日趨嚴重,引發的極端天氣日漸頻繁且威力更強,日本及朝鮮半島近日便先後遭颱風「美莎克」及「海神」連環吹襲,造成人命傷亡;現時正值大西洋颶風季節高峰期,大西洋周一更有兩個熱帶風暴形成,它們是大西洋有紀錄以來一年之中最早獲命名的第16號和第17號風暴。


熱帶風暴「保莉特」(Paulette)是有紀錄以來一年中最早在大西洋形成的第16個被命名風暴,原紀錄是2005年9月17日形成的風暴「菲利普」(Philippe)。氣象部門預測,「保莉特」最高持續風速為每小時40哩,未來數天可能會增強。
至於熱帶風暴「雷內」(Rene)則在周一較後時間形成,取代於2005年9月18日形成的風暴「麗塔」(Rita),成為有紀錄以來一年中最早被命名的第17號風暴。「雷內」最高持續風速同為每小時40哩,正以時速12哩向西北偏西方向移動。美國國家颶風中心已向維德角(Cape Verde)島發熱帶風暴警告。
美國國家海洋及大氣管理局(NOAA)上月已預測,今年將是美國極端颶風季節。往年於8月前通常只會有兩個風暴被命名,但今年8月前已有9個風暴形成且被命名,令2020年成為美國有史以來最多颶風的季節之一。
由於今年熱帶風暴出現頻率高於往年,在P之前,以字母M和O命名的風暴,都較往年提早。歷史上,9月是大西洋海域生成熱帶風暴最多的一個月。
颶風季節時期,大西洋地區平均會出現11個被命名的風暴。
NOAA認為,這現象是由於大西洋及加勒比海的海面溫度較以往高,近年有愈來愈多證據證明人類活動導致大氣層及海洋溫度上升,更有利颶風形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