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材漲價請人困難, 餐館業短期處境難上加難

0
食材漲價請人困難, 餐館業短期處境難上加難
■餐館在疫情之後招聘員工極為不易,經營更加艱難。

經營餐廳從來都不容易,現在的處境更是難上加難。資料顯示新冠疫情爆發3年來,全美餐廳數目累計減少超過10%,有業界人士勸阻有志之士,現在不是加入餐飲行業的理想時機,只有經驗豐富和「口袋夠深」的人才有可能成功。

CNN報道,疫情之後不少餐廳都重新營業,客人也再次光顧咖啡館、高級餐飲場所和快餐店等,但客觀資料卻反映另一個現實。研究公司Technomic指,全美2019年有大約70萬家餐廳,可是到了去年僅剩下大約63萬家,有關數字今年也會進一步下降,即使到了2026年也未必能夠回復到70萬。

在三藩市經營意大利餐館的奈夫德(David Nayfeld)直言,疫情造成經營條件太艱難,他至今仍在掙扎求存,現在不是開新餐廳的好時機,只有經驗豐富和財力雄厚的人,才能撐得住現有經營環境,因此不鼓勵其他人現在加入「戰場」。

Technomic發言人亨克斯(David Henkes)則指早在疫情前,餐廳數目就僅以每年0.5%至1%幅度增長,出現過度飽和的跡象,近年數目下降反而有助「重置」市場規模。

高通脹之下,不少消費者也避免堂食,改為外送或自取外賣,但這種消費習慣反而讓不少餐廳「倖存」下來。外賣中餐館「丹丹」(DanDan)就是好例子,餐廳多年來都只提供外賣,逢周末則有Esterev提供「種類多份量小」的系列料理,負責人表示Esterev如果要繳交額外租金,肯定無法獨立運作。

外送或自取外賣已經成為餐廳運營新模式,愈來愈多餐廳接收這類訂單。商業諮詢公司「收入管理解決方案」(Revenue Management Solutions)表示,快餐店和快速休閒餐廳1月的外送訂單,與去年同期比較增加超過11%。

市場研究公司NPD Group發言人波塔拉丁(David Portalatin)表示,糧食價格雖然漲了不少,但在家用餐的成本始終比上館子便宜,再加上疫情後餐廳收費變得更貴,銀根緊拙的人惟有暫停外出用餐,餐廳去年的客流量也明顯下降。

餐廳老闆也有他們的煩惱,例如租金和食材成本上升,難以招聘員工等。提供整套服務的餐廳,通常需要較多員工招呼客人,但有餐館老闆表示,現在招聘員工極為不易。

勞工統計局2月表示,去年12月住宿和餐飲服務的職位空缺增加超過40萬個,是該月份的最大增長。新冠疫情初期,不少餐館都辭退員工,有些員工則由於害怕上班期間染病,或者不想再應付刁蠻客人而辭職,全美有數百萬名餐飲業界工人疫情期間失業。

隨著疫情過去,當日離職的員工沒有重返餐飲業,使老闆們懊惱不已。Technomic發言人亨克斯形容從根本上講,現在的勞動力中,符合資格工人數目不足,對於很多人來說,餐廳也不是他們的心水工作,結果形成餐廳人手不足的窘況。

有些餐館已經注意到,改善工作環境和待遇是當務之急,但要餐飲業界一起大規模改革,卻不是輕而易舉的事情。有些僱主更無意提高工人工資,以麥當勞、星巴克和Chipotle等為例,他們均反對加州上調最低時薪至22元的法例。

我要留言

請輸入你的評論!
請在這裡輸入你的名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