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全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(NAR)最新數據顯示,隨著房價上漲,只有白人、富人和年紀較長民眾才可負擔,其他人往往只能望房興嘆,繼而退出市場,導致置業者比例降至26%,創下41年來最低水平。分析認為這種現象加深貧富懸殊,可能扼殺部分家庭向上流動的機會。


全國房地產經紀人協會3日發表《2022年買賣房屋人士概況》報告,表示機構在去年7月至今年6月的調查發現,首次置業人士的典型年齡現為36歲,比之前的增加3歲,相反重複買房者年齡為59歲,2個年齡均創歷史新高。
首次置業人士一般佔市場大約40%,但去年7月至今年6月的比例卻下降至26%,是協會有紀錄以來最低水平。白人買家佔房屋銷售88%,高於去年同期的82%,也達到25年來最高水平。此外,普通家庭努力儲蓄首付之際,富人卻動輒用現金全數付清房價。至於賣屋者的平均年齡為60歲,比去年年長4歲。
NAR發言人勞茨(Jessica Lautz)認為,在房屋低庫存、高房價和利率持續上升的情況下,這些數據「不令人驚訝」,事實上目前擁有房屋的人都佔有優勢,在當前的市場如魚得水,而首次買屋人士年齡較大,主要因為他們要多花時間存錢,或要依賴長輩的財富轉移才能買房。
這種財富不平衡的狀況,已使收入一般甚至是收入中等的年輕人,幾乎不可能擁有自己的物業,構成的影響也可能會持久存在,並加深房屋擁有權的種族和世代差異,其中年輕人如果沒有長輩傳承財富,也可能會失去向上流動的機會。
非政府組織「華盛頓公平增長中心」(Washington Center for Equitable Growth)專家克萊門斯(Austin Clemens)表示,這種制度可能會加劇國家經濟的財富不平等,既打擊年輕人也打擊低收入人群,西裔和非裔家庭受到的影響尤其嚴重。
目前房屋按揭貸款利率超過7%,幾乎接近20年來高位,NAR首席經濟師勞倫斯.尹(Lawrence Yun)表示,按揭利率只會在通脹受控後才會回落。聯儲局主席鮑威爾(Jerome Powell)2日也明言,房地產行業受到加息的「重大影響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