香港、日本、泰國放寬入境檢疫限制,吸引遊客回流救經濟

0
香港、日本、泰國放寬入境檢疫限制,吸引遊客回流救經濟
■香港下周一實施「0+3」,取消檢疫酒店,訪港人士可回家或在自選的住宿酒店進行3日醫學監察,期間可外出,但有核酸檢測要求。

隨着疫情漸趨平穩,亞洲多地放寬入境檢疫限制。香港公佈4個入境檢疫新安排,並自下星期一(9月26日)生效,包括由機場入境檢疫安全將由現時「3+4」改為「0+3」;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宣佈,當地由10月11日起,正式恢復個人遊客免簽證入境,並取消入境人數限制。泰國亦宣佈下月1日起,會把新冠病毒的警戒級別由「危險」的可傳染疾病,降為「需要監視」的級別,屆時入境旅客將毋須出示接種疫苗或檢測無染疫證明。

港府周五(23日)舉行應對疫情指導及協調組記者會,特首李家超公佈4個便利到香港措施。

由下周一起,旅客入境後改為「0+3」檢疫安排,抵港後須在機場即場進行核酸檢測,經「檢測放行」(Test & Go),不需要在機場等候檢測結果,便可乘坐公共交通工具離開,返回家居或自選酒店等候結果,亦於即日起展開7天觀察期,包括抵港首3天的醫學監察,4天自行監察,其中在抵港後的第2、4及6天(抵港當日為第0天),需要到社區檢測中心、流動採樣站或自費到獲政府認可的當地醫療檢測機構進行核酸檢測,同時亦必須在抵港第1至第7天每日進行快測。

香港仍然有黃藍碼限制

入境香港人士在取得機場核酸檢測無染疫結果後,即可獲發「黃碼」,期間可自由活動但須遵守疫苗通行證「黃碼」限制,不能進入指定及主動查核的表列場所,包括食肆及酒吧等,但可以進行風險較低的日常必需活動,例如乘搭公共交通工具、上班、進入超級市場及街市等。

如在抵港後第2天的核酸檢測亦無染疫,將於抵港第3天早上9時起獲發「藍碼」並開始自行監察,期間需進行,以及每日均須快測並獲得無染疫結果,便可進入食肆等表列場所。

而在新措施實行前,即9月23日至25日期間抵港的人士,他們將可在下周一按酒店安排離開;屬抵港3天內,即9月24日至26日期間抵港的人士仍須接受醫學監察及受「黃碼」限制;同時人士須按新措施要求自行安排進行核酸檢測及每天進行快測。

簡化登機要求方面,港人未完成疫苗接種都可登機,但不能取得「臨時疫苗通行證」。12歲或以上的非香港居民要完成疫苗接種,或取得醫學豁免方可入境。

而所有來港人士在登機前,均須在24小時內快測並持電子健康申報所取得的二維碼,二維碼的有效期為96小時,即來港人士可最早在預定抵港時間的前3天遞交申報表,並可在取得快測結果後,進一步更新申報,以節省時間。

另針對入境者確診的隔離安排,當局將依本地個案處理,包括居家、酒店隔離,若地點不合適,將送至社區隔離設施。

日本10月11日恢復自由行

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周四(22日)表示,由10月11日起放寬出入境措施,取消每日5萬旅客入境的人數上限,允許個人自由旅行,恢復短期停留旅客免簽證安排。

岸田目前正在美國紐約市,參加聯合國大會。岸田出席一場政商界及食品業者主辦的活動時曾稱,日本下月將再度放寬入境限制,希望在日圓貶值下,吸引更多外國遊客。

日本現時規定,旅客須申請簽證及跟旅行團,但可參加沒有導遊的旅行團。

泰國10月起取消入境限制

泰國衛生部副部長比杜德差(Sathit Pitutecha)周五向傳媒表示,因為當地的新症數字下降及疫苗接種率上升,由前年3月頒佈的緊急狀態令將在本月30日到期屆滿,希望新措施可吸引更多旅客入境觀光。

在新措施下,所有入境人士的限制會撤銷外,輕症或無症狀的染疫人士亦毋須強制隔離。但當局仍然建議患者佩戴口罩、勤洗手及5日內保持社交距離。根據目前安排,入境旅客如持有疫苗接種證明可免除隔離;未完成接種者需提供72小時內檢測無染疫報告,若然在機場發現感染,患者會被送醫。

這些管制解除後,有助於依賴旅遊的泰國最近幾個月吸引外國觀光客大量回流,刺激經濟。

■日本10月11日起旅客免簽入境,重啟自由行。
■泰國希望新措施可吸引更多旅客入境觀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