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民意調查網站蓋洛普(Gallup)7日公開報告,表示大部分家庭在高通脹壓力下面臨財政困難,基層人士首當其衝之餘,愈來愈多的富裕和中產家庭也減少支出。

蓋洛普在8月1日至22日期間,透過網上訪問了1,570多人,結果顯示,56%受訪者反映通脹令家庭經濟困難,比例較今年1月上升7個百分點。令人憂慮的是,12%的人表示家中正經歷嚴重財困,44%面對中度財困,由此推算逾半民眾正面對不同程度的困難。
年收入低於4.8萬元的家庭中,26%受訪者表示全家收支難以平衡,面對這個問題的中產家庭比例為12%,高收入家庭則為4%。另一方面,與去年11月相比,更多中、高收入家庭陷入財困,其中以中產人士增幅更大,達到17個百分點,富裕人士亦增加12個百分點。
蓋洛普表示,通脹急升初期主要衝擊基層民眾,如今大多數中產和少數富人亦感受到壓力,估計6,900萬個家庭需要削減開支,其中佛州的退休人士埃里克森(Tim Erickson)表示,自己每年3萬元的養老金已經難以滿足開銷,被迫減少開車,改以單車或低耗油的電單車代步,同時不再外出用餐,只在廉價超市購買食材和日用品。
不少人與埃里克森一樣節衣縮食,24%受訪者表示,已經減少購買非必需品,另外17%減少或取消度假,又或者避免駕車外出。除此之外,有人需要加班、兼職、轉職來賺取更多收入,亦有人在家自種蔬菜、推遲就醫、放棄裝修房屋以節省花費,1%的人需靠食物銀行或申請援助度日。
這項民意調查與布蘭代斯大學(Brandeis University)的調查結果相符,大學訪問9.8萬個工薪家庭後,發現35%家庭收入不足以應付住房、食物、醫療、育兒等支出。
雖然近期汽油價格和通貨膨脹率有所回落,但是經濟問題仍是選民在11月中選最關注的問題。在蓋洛普報告中,分別有67%共和黨人及44%民主黨人憂慮通脹,兩者比例差異甚大。分析認為,原因可能是白宮和國會由民主黨主導,導致共和黨人對經濟評價更負面。
《華爾街日報》本月調查發現,超過60%選民表示,通脹問題可能促使他們投票,凱澤家族基金會(KFF)上月民調亦顯示,75%選民認為通脹、汽油價格情況會左右投票意向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