高通脹油價升民眾叫苦連天,歸咎大企業哄抬價格

0
高通脹油價升民眾叫苦連天,歸咎大企業哄抬價格
■不少民眾把油價和通脹高企的原因,歸咎於大企業哄抬價格。

隨着通脹持續和油價飆升,不少民眾把問題歸咎於大企業唯利是圖,哄抬價格導致民不聊生,但有經濟學家表示,商界只是代罪羔羊,真正的原因在於聯邦政府推出多輪抗疫紓困案,民眾現金充裕後又拉動需求,才會推高通脹。

美聯社報道,全美5月份的物價升幅達到8.6%,汽油、食物等種種必需品都價格騰貴,在普羅百姓叫苦連天之餘,眾院民主黨議員也提出法案,要求禁止能源公司牟取暴利。

在這種氣氛下,佐治梅森大學(George Mason University)的民調顯示,72%受訪者認為企業逐利,是油價飆升的最大原因;69%的人認為原因在於烏克蘭戰事;58%的人認為拜登政府施政混亂,加上新冠疫情干擾全球供應鏈,所以出現這樣的局面。

但有經濟學家表示,企業抬價充其量只是因素之一,其他原因還包括工廠、港口、貨運場的供應鏈中斷;全美勞動力短缺;聯邦政府推出3輪抗疫紓困案;疫情導致亞洲工廠停工;俄羅斯入侵烏克蘭;以及聯邦儲備局長年維持超低息率,上述種種現象遇到政府支出和民間消費反彈,一起造成了通脹失控。

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(NYU Stern School of Business)的經濟學家康倫表示,理解民眾對物價上漲憤憤不平,急切希望找到原因,因此不少人遷怒企業。經濟政策研究所(EPI)的研究總監比文斯也說,其實在過去2年,企業抬價或操控市場的程度並不比往年更厲害,只是部分公司以往壓縮員工薪酬,或者要求供應商降低成本,如今改為提高售價,因此民眾感受特別強烈。

此外,部分企業錄得巨額盈餘,也令民間產生反感。羅斯福研究所(Roosevelt Institute)訪問近3,700間企業後發現,企業去年的加價幅度和利潤比率,達到了1950年代以來的最高水平。

分析形容,決策官員和經濟顧問以往猜測,疫情期間經濟將遇到困難,沒想到政府推出援助後,加上息率極低,經濟能夠快速反彈,因此應對通脹反應緩慢,錯過了最佳的挽救時機。

奧巴馬時代的白宮經濟顧問弗曼也表示,需求上升推高通脹,民眾領取援助後消費意欲旺盛,供應無法跟上的話,自然就價格上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