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美國的離職潮仍在持續,勞工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,2月份約有440萬人辭職,接近去年11月歷史最高紀錄的450萬人。

全國離職潮仍在持續。勞工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,2月份約有440萬人辭職,數字僅次於去年11月創下的450萬人紀錄。由於員工流失率居高不下,2月份的職位空缺雖然按月減少1.7萬個,但仍有1,126多萬個崗位有待填補,和去年12月的1,144萬個紀錄相去不遠。
勞工統計局29日公布,2月份全國僱主共招聘了670萬人,但同月辭職人數比1月份微升,整體辭職率為2.9%。各個行業中,零售業的辭職人數增幅最多,比1月時上升了7.4萬人;耐用品製造業的辭職人數增加了2.2萬人;州府和地方教育的離職人數,增幅為1.4萬人。此外,擁有1,000至4,999名員工的大型企業中,離職率也有所增加。相反金融和保險行業的離職人數,則按月減少了3萬人。
數字顯示,勞工荒的問題仍然嚴重,2月份尚未填補的空缺達到1126多萬個,當中以藝術、娛樂、教育服務和聯邦公務員的空缺增幅最明顯。而與新冠疫情初期相比,勞動市場仍需求強勁,但因人手短缺,僱主即使提高工資仍難聘人,不少民眾也把握機會,為尋求更佳待遇而跳槽。
在此影響下,市場整體工資持續上揚,即使面對40年來最嚴重通脹,仍能支撐消費者支出。但ING首席國際經濟學家奈特利(James Knightley)表示,在服務業經濟中,勞動力佔去最大成本,企業若將增加的成本轉嫁客戶,會令通脹進一步增加。
商務部預定於本月31日,發布2月份的個人收入和消費報告,勞工部將在4月1日發布3月就業數據,外界預計3月新增的非農業就業人數為47.5萬人,低於2月的67.8萬人。
另外,商業研究機構The Conference Board的報告表示,消費者信心在3月份反彈,但隨着油價上漲以及烏克蘭戰爭等因素影響,預料不久後又會減弱。
