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通脹率再次創下新高後,經濟分析師表示,普通家庭在6月份的開支增加近500元,而且由於核心商品的價格未有回落跡象,預料現象還將持續一段時間。

穆迪分析(Moody’s Analytics)的高級經濟師斯威特(Ryan Sweet)周三(13日)表示,全美在2018、2019年的通脹率只有2.1%,但今年卻達到9.1%,換算成實際金額的話,普通家庭每月的平均開支將會增加493元。
對於物價的未來走勢,斯威特相對樂觀地表示,消費者物價指數(CPI)雖在過去幾個月穩步向上,但能源及其他大宗商品的價格已在7月顯著下跌,而且趨勢還會持續,其中汽油價格遠低於6月中旬的歷史高位,因此7月份的CPI未必會再次上升。
然而富國銀行的高級經濟師豪斯(Sarah House)認為,通脹問題短期內都不會改善,即使油價最近幾星期偏軟,但核心價格未見滑落跡象。分析表示,能源價格飆升是6月份CPI失控的主因,在9.1%通脹率之中,能源價格就佔了超過3個百分點,背後涉及的因素包括,夏季旅遊旺季的能源消耗激增;俄羅斯與烏克蘭的戰事持續;新冠疫情引發的供應鏈問題也未解決,因此汽油價格繼5月上升4.1%後,6月再漲了11.2%。
這一情況已不斷侵蝕消費者的購買力,住房、汽車、醫療等核心通脹也繼續上升,5月和6月的漲幅分別為0.6%和0.7%,食品雜貨的價格也變得更加昂貴。
數據顯示,6月食品價格按年上漲10.4%,能源價格上漲41.6%,住房成本也上漲5.5%。換算成具體數字,每個家庭為通脹增加的開支在2月時為296元,5月為460元,到6月更增加至493元。
共和黨批評,總統拜登發放紓困金等連串政策助長通脹,也沒有設法提高本土的能源產量,因此造成能源價格飆升。PNC金融服務集團的高級經濟師蘭金(Kurt Rankin)表示,聯邦儲備局遏制通脹的唯一方法,就是持續加息減少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