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美國新冠疫情未見緩和,約翰霍普金斯大學統計顯示,全美周二再添86.9萬人染疫。持續高企的確診數字為醫療系統構成龐大壓力,衛生部周二公佈數據,截至上周四的過去7天,全美約四分之一醫院的深切治療部(ICU)病床使用量達95%。馬里蘭州的住院人數增至3,057人,是疫情爆發以來最高,州長霍根(Larry Hogan)同日宣佈當地進入為期30天的緊急狀態,動員1,000名國民警衛軍協助抗疫。

根據CDC的數據,佛州周二錄得59,487宗新病例;佛州的日均病例數連續11天創下新紀錄,截至周三飆升至55,383宗。
邁阿密-戴德縣的人均確診率為每100,000名居民有3,678人染疫,是全美向CDC報告數據的3,143個縣中的第二高,緊次於紐約市列治文縣(Richmond County)。包縣排名第24,每100,000人中有2,496染疫。
美國衛生與公共服務部的數據顯示,周二佛州醫院有7,805名病人是感染了COVID-19,這是自9月23日以來的最高數字,是聖誕節以來的兩倍多。
在第3波Delta疫情的高峰期(8月18日) ,佛州的染疫住院人數達到17,380。
此外,CDC 周二在網路上公佈縮短COVID-19隔離和檢疫建議的科學依據,並澄清該指南適用於兒童和成人。除此之外,CDC也堅持認為,確診者在隔離5天後,無須再進行檢測就可以解除隔離,而在解除隔離的5天內到處戴口罩。
CDC上周宣佈將無症狀或輕症感染者的隔離時間減半,並稱只有確診者在未使用退燒藥物情況下,至少24小時沒有發燒,而且其他症狀也在消退時,才能解除隔離。同樣的,密切接觸者的隔離時間,也從10天縮短為5天。
CDC官員先前曾表示,縮短隔離時間的理由,是因為證據顯示感染COVID-19的患者,在症狀出現前兩天至症狀出現後三天之內,傳染力最強。
有些專家質疑新準則的制定依據,特別是在高度傳染性的Omicron變種病毒激增的情況下,還要縮短隔離時間。另有專家質疑,為何解除隔離前不需讓確診者接受檢測,以確認是否仍具有傳染力。
周二,CDC發佈文件希望消除外界質疑聲浪,指出來自17國100多項研究顯示,大多數病毒傳播發生在感染早期。
該中心承認,這些研究數據多來自Delta及其他更早之前的變種病毒大流行時期。不過,根據美國和南韓的有限早期數據顯示,跟先前變種病毒相較下,Omicron從感染到出現症狀的時間可能更短。
CDC表示,大部分民眾並未遵循較長隔離期的建議。研究顯示,先前建議隔離10天時,僅25%到30%的人真的隔離了整整 10天。
